日志详情

大班健康邻域户外循环体育游戏《勇敢小小兵》

李新华2020/7/28分类: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开展户外循环体育游戏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发展5-6岁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户外循环体育游戏的开展能较好地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真正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注重个体差异,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促进每个幼儿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能有效的解决目前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幼儿活动束缚多的现状,扩大了幼儿的活动空间,扩展了幼儿的交往;能较好地弥补相关体育活动研究的不足,使教师在指导幼儿园循环体育活动时更加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大班幼儿的肢体发展高于中、小班,大班幼儿的肢体发展协调能力好,所以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体育游戏则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之中。因此,本节课我将循环体育游戏引入课堂,通过循环体育游戏《勇敢小小兵》让幼儿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体能动作,引导幼儿探索闯关游戏的玩法,增强幼儿的体能素质和自信心。

二、说学情

1、年龄特点:5—6岁的幼儿身心处于发展阶段,对教师充满崇拜感和信任感,他们好玩、好动,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

2、发展特点:他们的身体动作逐步发展,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增强,但兴奋强于抑制;动作概念基本明确,主要依靠肌肉感觉调节控制动作,动作协调,准确,熟练,省力,相对前期来说,能够基本运用自如;能够听信号变速走,跑,追逐,立定跳远,完成各种复杂的游戏,比如跳绳。单足站立,灵活钻爬,手脚交替灵活攀登,能根据复杂的规则做出集体队形的变化;喜欢集体游戏和讨论,能够按照规则自由的游戏;开始有同伴意识和合作能力,喜欢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他们心理活动向有意性发展,有一定的想法,对于事物的认识不满足与表面,喜欢探索发现。

3、本领域的基础:幼儿对体育大循环活动非常感兴趣,大班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己有了明显的提高,能掌握走、跑、跳、钻、爬攀、匍匐等动作的基本要领,对于有关的活动尤其喜欢,并已经积累了一些各类活动的玩法和经验,探索有效的合作游戏的过程中,两人相互的配合及动作的协调性比较欠缺。

4、相比较《指南》:目前幼儿在体育动作发展和坚持性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幼儿体能大部分能达到标准,但班上的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还有部分幼儿的动作协调性不够,尤其幼儿在遇到困难时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对环境适应力和疾病抵抗力较差。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经验,运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要求幼儿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消除一切使幼儿精神紧张的因素,保持平等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设置大循环游戏,来现固儿童已经掌握的动作,比如儿童掌握跨跳、匍匐动作后,就可以设计相关联的环节,同时培养孩子的配合能力,在各个环节中发展动作,培养互相合作的能力。在户外体育活动时应该注意游戏规则的明确性,要求孩子遵守规则来游戏;多开展多人运动和配合或者合作的活动。因此,根据幼儿现有的动作水平和发展需要,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勇气,在活动中能让幼儿大胆的去探索尝试,我创设了轻松且有冒险精神的大循环游戏环境,通过示范讲解、尝试、练习及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掌握各环节游戏的动作要领,并能遵守比赛规则,愿意挑战,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三、说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通过闯关增强游戏激发幼儿敢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在闯关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根据大班孩子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游戏的设计会更具有趣味性!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闯关,让幼儿知道只有勇于接受挑战,做到不怕苦,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游戏的成功。因此,渗透一定的品质教育与体育精神,目的就是激发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中来,并喜欢上体育活动。所以我通过情感目标的渗透,让幼儿了解闯关的困难,并激发幼儿敢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并勇于去克服!

2、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循环游戏来锻炼幼儿双脚跳,匍匐前进,攀爬,绕障碍跑等技能,提升幼儿身体平衡与协调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幼儿在各个方面上都有一定提升与突破,又根据大班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在本次的活动中通过制定一系列趣味性的闯关游戏,来锻炼幼儿双脚跳,匍匐前进,攀爬,绕障碍跑等技能,从而达到提升幼儿身体平衡与协调的能力。只有通过技能目标的制定,才能提升幼儿身体的平衡性以及动作的灵活性,从而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3、发展过程目标:掌握继续闯关的动作要领,引导幼儿探索闯关游戏的玩法,增强幼儿的体能素质和自信心。    

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动作训练,来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从而来增强幼儿体质的目的。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与材料互动的过程就是幼儿发展的过程,幼儿只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才能在闯关的过程中敢于挑战和进行游戏探索。只有幼儿掌握了正确的动作要领,才能让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效地连贯性起来。为此,我设计的发展目标就是让幼儿掌握闯关的动作要领,进一步探索其他更多的玩法 从而达到体育技能锻炼的目的。

四、说重难点     

    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动作训练,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幼儿体质,通过游戏可以让幼儿带着兴趣完成所要求的体育练习,要求幼儿在游戏的竞争氛围里,灵活的、协调的掌握新的动作要求。所以,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掌握双脚跳、手脚平衡、匍匐前进、攀爬、翻越平稳走、绕障碍跑、夹物并腿跳的基本动作要点。

大班幼儿正处于培养交往、协商、坚持、分享、自制力、坚持性等关键时期形成,同时培养孩子的责任和敢于担当的良好品质的一个游戏机会与平台,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制约自己、劝阻他人的能力,但是在进行游戏时,大班幼儿集体荣誉感增强,追求比赛结果,难免会出现没有掌握好闯关动作的要领。动作要领不是说说就能形成的,多个技能整合在一个游戏当中,体现出幼儿在不同的游戏中不断的锻炼。如:低姿匍匐(身体正面紧贴地面,头稍微抬起,屈回右腿,伸出左手,用右脚的蹬力和左手的扒力使身体前移,然后再屈回左腿,伸出右手,用左腿的蹬力和右手的扒力使身体继续前移,依次交替前进。)需要我们在活动中的坚持、提醒闯关技能要领。在活动中注重营造宽松的活动氛围运用表扬鼓励榜样示范个别指导小组竞赛等,活动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引导幼儿人人动手大胆尝试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所以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掌握闯关的动作要领。

五、说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来获得发展的。根据活动目标和幼儿认知基础,我进行了以下的准备:

物质准备:龟壳、平衡木板、匍匐框架、粗绳子、垫子  水枪、靶心 、小红旗、示意图,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轻音乐来创造氛围,幼儿在玩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运用音乐的感染力。

其次《指南》中指出:幼儿园集体教学能否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有一定的系统性,是否以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基础 ,因此,了解并研究幼儿的已有经验,以此为基础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是发挥集体教学作用的关键。

针对本次教学活动幼儿需准备的前期经验有:幼儿会爬、钻、双脚跳、手脚平衡、投掷、匍匐前进等技能。作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前期经验,并且充分地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设计适合本班幼儿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和发现。

    最后我在活动中给幼儿一个情境场景,利用小小解放军为主线,创设情境。这个情境场景的创设就是为了让幼儿融入到活动情境中去玩去学习,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说教法、说学法

(一)、说教法

整个活动我们运用了讲解示范法、语言提示法和情感渗透法,其中讲解示范法在我们设计的活动中主要放在了学习技能探索训练场地器材这一环节的师幼小结后,教师根据幼儿反馈进行讲解示范,加深幼儿的学习技能要领。活动中我们要求语言提示法要做到简洁、明确的提示、指导幼儿进行活动,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会出现或者有可能出现这种教法,为什么说有可能出现呢?如:幼儿“S”弯道跑闯关时,会出现碰撞障碍物,教师就适时的语言提示:XXX小朋友请注意你的速度,不要太快哟!(一个语言提示,就会让幼儿知道自己出错是因为速度太快了),但如果每个小朋友这一技能掌握的很好,我们是不是在这一环节就不会出现这一教法?所以语言提示法在我们的这节活动中是一种随机教法。情感渗透法在我们的这次的活动中,有语言的情感渗透,也有老师肢体语言的情感肯定、鼓励,还有老师给予幼儿的安全感。如: XXX小朋友闯关时爬上对于他有挑战的高平衡木时,老师在言语上对他的挑战给予肯定,鼓励的同时引导他战胜恐惧心理,教师在旁边双手虚拢住幼儿身体,从肢体语言上给予幼儿无形中的安全保障,从行动上给了幼儿踏实感,这就是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提倡的一种肢体情感的渗透法。

(二)说学法 

下面我再说下我们组在设计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在练习中我们运用的是幼儿个人自主探索,幼儿自由组合式交流练习,幼儿集体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各个动作要领的练习。游戏中我们将每个技能以游戏的形式贯穿起来变成了闯关游戏“勇敢小小兵”。在我们这次设计的活动中,我们的比赛形式不是以往的分组,而是全班所有幼儿循环式的技能大比拼,在完成所有关卡勇夺小红旗后,幼儿还能选择比刚才完成的关卡更有难度的关卡,也是幼儿自身的一种战胜自我的比赛形式。这种没有让幼儿分组式的和有选择性的挑战自我的比赛模式,应该是我们在设计本次体育循环游戏活动中最大的一个亮点了。

七、说流程 

结合教育活动的有序性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按照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三个大环节:一、导入部分。二、展开部分。三、结束部分。四、延伸部分。

第一大环节:导入部分

在此环节中,首先我创设热身的情境可以有效调动孩子参与幼儿活动的热情,帮助幼儿树立军营生活的意识。随后我利用解放军军歌为辅助,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节奏进行全身性的活动,

第二大环节:展开部分

在此环节,我设置了五个部分的内容:

1)首先,指挥官讲解示范图,并做示范,引导幼儿探索闯关游戏的玩法,掌握继续闯关的动作要领,层层递进,引出闯关游戏,达成目标三。

2)其次,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训练场地器材。激发幼儿的闯关意识,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规划自己在哪个环节要注意哪些问题。

3)在幼儿游戏开始前,我会用讲解示范法,清晰、准确、生动的讲解闯关游戏动作,让幼儿更加清楚每个环节的流程。完成目标一和目标二。

4)对幼儿提出要求,树立幼儿的规则意识。

让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和进行团结合作。

5)交流分享。游戏结束,引导幼儿进行讨论,让他们知道自己在活动中都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等良好品质。教师总结,让幼儿感受到游戏过程中,成功的喜悦感。

第三大环节:结束部分

幼儿经过激烈的闯关之后,身体机能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会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引导幼儿调节和放松紧张精神,转移他们的肌肉疲劳感,促使幼儿从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步过渡到安静状态。让幼儿学会整理材料的目的就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四大环节:延伸部分

通过这节活动,幼儿更好地掌握了攀爬等技能,最终达到了本节活动的目标。所以延伸部分我请幼儿和家人一起分享《勇敢小小兵》的游戏,并完成闯关,从而达到复习巩固技能的目的。

八、说特色与亮点

 特色:

根据《纲要》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増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力”以及《指南》中“幼儿的户外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所以教师们努力挖掘户外体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创新体育户外游戏的形式--户外循环游戏。不在仅限于园所中大型的户外器械玩具提高幼儿的体能,我们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玩教具创设情境,角色融入,设置闯关卡的游戏环节,增加游戏的挑战性,使户外游戏更具有情境性和趣味性,能够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加入闯关项目激发了幼儿的挑战欲望,能够让幼儿获得真实的内心体验,在动作技能锻炼的同时也获得情感的熏陶,使动作技能在每一个闯关项目中有所突破和提升。

亮点:

1.本节课根据学习匍匐的动作技能延用到户外循环游戏中,技能得到巩固,并加入情境,体现户外循环游戏的灵活性,使幼儿对走、跑、跳、匍匐、平衡、攀爬、绕道跑等技能的巩固练习,让幼儿技能不断的提高和巩固。

2.运用身边的家长资源,请到部队官兵进行实地演示动作与指导,让本节课更具有实效性。

3.游戏的环节体现了层次性,以幼儿为主体,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使每一个幼儿在完成任务时都有成就感。

4.教师始终以指导者与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游戏中与幼儿们一起游戏,让整节课的游戏氛围一直处于在活跃的气氛中。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科学邻域:数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