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明朝对外关系》听评课有悟
周惠玲2023/10/12分类:日记
《明朝对外关系》听评课有悟
一、有目的性的使用教学素材
历史教学的突出特色是史料教学(严格将应该是素材教学,因为很多人用的并不是史料),但每一个素材的使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思考使用该素材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指向教学目标,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不能为了素材而素材,一堂课眼花缭乱,各种素材堆砌,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条理不清,这样很可能会让学生思维更加混乱。我们必须明白素材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那种仅仅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使用大量素材的教学方式是浅层次的。
二、碎片化的知识要整合
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基础,夯实基础是很必要的,很难想象连朝代顺序都记不住的人如何学好中国古代史。然而历史知识又是异常丰富的,就算是一个简单的子目,扩充起来的知识也是惊人的,所以,如何学习历史基础知识是一个经常困扰我们的难题。就中学历史教学而言,我们上课在知识层面上不可面面俱到,而要对知识进行整合,要线索化、网络化和结构化,重点是帮助学生捋清楚知识间的联系,像串珠子一样把琐碎的知识用一根绳子串联起来,从而通过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思维看问题的能力。
三、分清楚史实和观点
史实是客观描述历史事件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尽管难以做到绝对客观,史实描述不可避免也会存在价值判断的成分),观点是对史实的判断,接近于五大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因此观点是存在价值判断的,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是非爱憎的态度。在教学中,区分二者很有必要,它是培养被学生历史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史实呈现一般来说最好多样化一些,可以采用老师讲述、播放视频、学生阅读等方式,采用哪种方式具体要看怎样的史实。观点应该是一节课中最具有思维含量的教学内容,他需要学生将在史实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师应该重点在这里着力,设计一些有思维梯度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是混淆了二者边界,这样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
上一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下一篇:中考作文评阅看什么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