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三只小猪》

仲佳2024/7/27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三只小猪》

执教者

 

教学内容及分析

《三只小猪》是幼儿经典故事系列中的一本,讲了猪妈妈让猪兄弟各自盖一所房子,猪老大的房子最简单用稻草盖的;猪老二的房子漂高些是用木头做的;只有猪小弟不怕辛苦,建了间结实的砖块房。结果,大灰狼来了,吹倒了猪大哥的茅草房,接着又吹倒了猪老二的木板房,却拿猪小弟的房子没办法,大灰狼想从烟囱钻进屋子,结果不小心,大灰狼被开水烫了半死,灰溜溜逃跑了。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时机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还运用此故事,锻炼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

教学对象及特点

对象:中班幼儿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比较娇惯和宠爱,这样就无形当中形成了诸如一些做事依赖性强,怕吃苦,怕脏怕累的不良性格。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三只小猪盖房子这一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教育幼儿勤劳勇敢,做事不图省事,不怕苦不怕累,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性格。

教学目标

1倾听童话故事,能大胆地答复下列问题,也能大胆地想象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砖房子最结实的道理。

3勤劳、不怕困难才能造出结实的房子

 

教学过程

所选技术

技术使用的目的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讲《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

老师引导幼儿简单讲出故事;

播放视频《三只小猪盖房子》

多媒体播放视频导入课堂教学

通过视频里的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发散思维。

1)看故事时,故事中有那些动物?(三只小猪,呼呼、噜噜、嘟嘟……)三只小猪中怎么做的?做了那些房子?(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

2)做好房子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3)后来为什么草房子、木房子倒了,而砖房子没有倒?

4)最后大灰狼怎么样了?

播放PPT绘本故事讲解

引发幼儿思考

三、教师逐步出示《三只小猪》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逻辑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教师进行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教师根据故事情节,逐步出示图片。

2)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6、结合现实教育小朋友做勤快的人。

在音乐和视频的导入中进入游戏环节

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中来

四、活动小结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嘟嘟是一个非常勤快的小猪,我们小朋友要向它学习,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做游戏,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勤快人的动作图片,在区域中展示,大家分享并学习,让幼儿学习做一个勤快人。

PPT导入

引导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的总结与反思

这节活动我通过故事的进展,围绕三种材料来探讨那种材质建房子更结实。大灰狼一撞草房子,二撞木房子,三撞砖房子,一次比一次费得力气大,并让幼儿触摸三种不同材质来感受他们的不同这才是导致大灰狼的三次撞房子的结果,这三次不同的结果告诉幼儿做事不图省事。也进一步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学习了人物间的对话,这是这节活动的成功之处。对于活动环节的安排设计做了以下修改反思:

1、出示实物稻草、木头、砖引入课题,然后通过一吹草房,二吹木房,三吹砖房进行提问来理解故事内容,再到分析房子所用材料,帮助幼儿寻找砖房结实的原因,这样幼儿就会对故事理解的更深刻。

2、准备幼儿人手一份的材料,让幼儿触摸三种不同材质来感受它们的不同,这才是导致大灰狼的三次吹房子的结果,而这三次不同的结果就直接可以告诉幼儿做事不图省事。经典故事可以引起幼儿的共鸣,从而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寓意、学习人物间的对话,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由浅至深的教学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合理的提问及做出有效应答等,借助实物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感受故事,期间的种种疑问在自我操作实践中迎刃而解,这是至关重要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