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三角形的特性》

庞新莲2024/8/28分类: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内容,运用观察的方法,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通过观察、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会画三角形的高,并发现三角形的特性以及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知道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之美

 

教学对象

及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认识很多图形,三角形是单一图形中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特性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所选技术及

技术应用目的

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让学习活动教学内容能够更直接形象的展现下去,让学生的学习有了新视觉,在刺激学生视觉、听觉等方面感官的同时,能通过更多的方式去积累知识,有更多的资源去学习知识。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三角形,学生观察回顾学过的相关知识,并举出生活中所见的三角形例子。

2、课件出示搜集的形如三角形的物体,学生观察、欣赏,初步感知三角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提出疑问:对于三角形,你想探索哪些问题?学生自由提问,从而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并板书。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起好奇, 引发学习兴趣。并根据学生说的情况,评价学生是善于观察、有心的人。 运用PPT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引导探索,巩固提高

(一)三角形的意义

1,画一画

1.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组织学生对比、评价、交流讨论、总结三角形的意义,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重点讨论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循序渐进地学会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思考抽象的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去总结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为抽象出三角形的意义做好铺垫。运用PPT课件进行辅助练习、动态展示,发挥省时、形象、高效的作用)

2、展示、总结三角形的概念。

3、找出三角形的特征(边、角和顶点)

(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

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三角形的高的画法过程接着教师示范画三角形的高.并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有几条高,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这是在学生已学会了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合作的快乐,感受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对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

(三)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

1.比赛引入、激发兴趣。(让两个学生分别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从中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特性。

2.探索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

3. 应用特性。

学生通过游戏:拉动不同形状的框架,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运用PPT课件设难置疑,引起思索

(四)总结提高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探索三角形的特性的?

2、在探索过程中你感觉快乐吗?还有什么疑问?

3、学生自由谈学习中的感受。

通过让学生谈收获,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全面提高学生 的整体素质,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 数学”这一理念

上一篇: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