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雪孩子

石鑫2024/7/29分类:教学设计

课名

雪孩子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二年级下册

章节

单元第

学时

课时

年级

年级下册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累、添”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赶”等9个字,会写“空地、唱歌”等11个词语。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3.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4.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三、学习者分析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是年上册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侧重体现想象之美,语言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古诗二首)可以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捕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人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雾在哪里》可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雪孩子》可以利用学习伙伴的提示,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美好的心灵。

(一)调查对象:在教学设计活动前,对年级148名学生进行了学前调研。

(二)调查方法:采用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

   

(四)整体分析

   1、在本节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将句子写得更好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80%以上的孩子已经对这个知识理解掌握,其中47%的孩子掌握情况较好,不清楚的学生只占到20%左右

   2、利用形容词修饰词语,有71%的学生能够正确修饰,有15%的学生能很好修饰,但还不够丰富,只有8%的学生完全不会修饰,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对形容词的运用是有一定认识和理解的,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a 只会用单一的词语

      b 想不到修饰的词

      C、修饰的不准确

   3调查结果说明孩子们虽然已经会用形容词,但是用得还是不够好,对知识的把握是不够准确的,所以还是很有必要对本课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学习重点: 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认识生字

学习难点: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

解决措施:1将课文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分为三部分进行朗读,逐步落实不出声的要求

         2、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难点的突破。利用白板教学体验感知,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数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

     多媒体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形象生动、声光具象、动静皆宜。它的使用可以让抽象的事物变具象,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的讲授难点和学生的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有效精讲,比如课本上的例题和插图都是静态的资料,依靠教师的一张嘴和一支笔学生确实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压抑,自然对学习就缺乏兴趣。但是当教师运用多媒体把整个思维过程展示出来时,学生的认识一下子直观了,难点突破后,学习的内容就轻而易举地被学生吸收了。

 

 

 

五、教学设计

1.巩固生字新词,会写“旁、谁、汽”3个字。

2.学习课文,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同时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学习课文,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小组推荐代表比赛认读。

玩累了   添柴   烧旺   渐渐   哎呀   冒出

烫人   终于   浑身   水淋淋   扑灭   激动

2.出示雪孩子的图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雪孩子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回忆第1~3自然段的内容。

导语: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和雪孩子之间是怎么玩耍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雪孩子》。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小白兔的快乐。

1.默读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小白兔和雪孩子玩的句子,体会小白兔的心情。

2.指名汇报,课件出示句子。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

1)指导朗读:看着漂亮可爱的雪孩子,小白兔跳起了舞,唱起了歌。来,读出小白兔的高兴劲儿!

2)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还能怎样玩?如果你是雪孩子,小白兔给你跳舞、唱歌,你会怎么想呢?

3.出示小白兔自言自语的话和木柴图片。

思考:人们常说“水火无情”,小白兔往火堆里添了把柴,而这时他是打算去睡觉的,这存在安全隐患吗?同桌之间展开讨论。

(二)学习第56自然段,感受小白兔的危境。

过渡:屋子里真冷,小白兔添了柴,一会儿就睡着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

1.学生默读第56自然段,之后汇报,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1)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①比较以下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理解“渐渐”是“逐渐、慢慢”的意思。

屋子里暖和了。         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②出示小树苗、夕阳等图片,用“渐渐”说话。如:小树苗渐渐长高了。(或:夕阳渐渐下山了。)

2)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①朗读指导:用着急、担心的语气读这两句话,语速稍快。提示“着”在此处应读zháo

②男女生比赛读,其他学生评价。

③引导学生说几个像“越烧越旺”这样的词语。

越(写)越(好)     越(跑)越(快)   

越(爬)越(高)     越(听)越(有趣)

④引读:现在情况紧急,真是太危险了!所以这里有一个感叹号。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小白兔这紧急的情况吧!学生齐读。

2.分男女生朗读第56自然段,注意语调的变化。

(三)学习第7~9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过渡:可是小白兔睡得正香,对眼前的危险一点儿也不知道。请同学们默读第79自然段,思考:看到自己的朋友小白兔有危险,雪孩子的心情怎么样?(着急。)

抓住语言体会“着急”。(用横线画出描写雪孩子语言的句子)

预设1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

1)雪孩子怎么知道小白兔家着火了?学生汇报。教师出示词语卡“冒出黑烟”,认读,用“冒”组词。

2)课件出示小白兔家着火的图片,创设情境:现在你就是雪孩子,看着那冒出的黑烟,蹿出的火苗,你会怎样喊?读一读雪孩子的呼喊吧!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声音急促、响亮些,就能把雪孩子着急的心情读出来了。

3)朗读训练: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预设2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

1)雪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2)当时小白兔的家里已经全是呛人的烟、烫人的火,雪孩子能不急吗?出示词语卡“烫人的火”,认读,再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觉得烫的东西。

3)教师引读,指名朗读。男女生再读句子,体会雪孩子着急的心情。

4)教师提问:如果你就是雪孩子,当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抓住动作体会“着急”。(用波浪线画出雪孩子动作的句子)

预设1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预设2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1)出示词语卡“奔去”,开火车读,学生做动作理解词义。

2)把写雪孩子动作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奔、冲、冒、找哇找哇、抱、跑),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他着急的心情。

3)雪孩子找了好久,才把小白兔找到,课文有个词语表示这个意思,你能找到吗?学习词语“终于”。

感受“善良、勇敢”。

1)观看动画片《雪孩子》中救小白兔的片段。

2)出示句子: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朗读指导:前半句用比较轻松的语气朗读,后半句要读出难过、伤心的语气。

小结:当小白兔发生危险时,雪孩子完全不顾自己,冲进火海,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真是个善良、勇敢的好孩子!

(四)学习第10~14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消失。

1.学习第11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你能体会兔妈妈的心情吗?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激动。)

2)指导朗读,读好感叹句,读出兔妈妈的感激之情。

2.学习第12自然段。

1)交流:这段话里,哪些是小动物说的话?哪些是提示语?

2)指导朗读:前半部分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后半部分读出小动物们的感激之情。

教师范读第14自然段。

1)雪孩子最后变成了什么?又是怎么变化的?

2)课件演示:雪遇高温化成水——水经太阳晒变成水汽——水汽升到空中集成云。鼓励学生据此分组画简笔图,看谁画得最生动。

3)课件出示下列两组句子,引导学生交流:哪个好?为什么?

第一组:雪孩子变成了水汽。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第二组: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明确:每组的第二个句子更好。第一组第二句突出了水汽很轻,第二组第二句强调了白云的美。

指导:“很轻很轻的水汽”要用伤心的语气来读,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被火烤化了,小白兔感到很伤心。“一朵美丽的白云”用高兴的语气读,因为雪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觉得很高兴。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体会表达的好处。

练习:1.校园里开满了(       )的花。(小组合作倒计时)

2. 池塘里有(        )的青蛙。

(奖励小星星,几何图形)

(用聚光灯聚集到形容词部分)

想象:看到雪孩子变成白云,小白兔会想些什么呢?

5.回读全文,升华情感。

过渡: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陪小白兔一起玩耍,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多么无私的雪孩子啊,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化成了水,变成了云。让我们带着对雪孩子的喜爱、敬佩之情自读课文,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旁边、是谁、水汽。读准字音,熟读词语。

1)学生先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熟悉字的整体结构与基本笔画。

2)教师讲解书写要点,示范指导书写。

2.指导书写“旁、谁、汽”三个生字。

[旁]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第一笔点和第七笔点都要写在竖中线上,“方”的横在横中线下侧,撇尖与上部左端垂直对齐。

[谁]左窄右宽。“亻”的竖长,要写在竖中线上;“隹”的四个横写得稍短,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第四横最长。

[汽] 左窄右宽。“氵”第二点偏左,收笔于横中线,要注意第七笔横斜钩的写法。

1)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四、课外延伸,作业设计

1.小组之间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它们摘抄在本子上。

2.再读课文,合作探讨。

学习了本篇课文,你喜欢雪孩子吗?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雪孩子还会再回来吗?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发挥想象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小学儿童玩电子游戏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