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研修日志

苏红2023/8/2分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 就应努力苦练教师基本功, 提升自己的素养, 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来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了, 就一定会取得不错的学习

效果的。

新课改作为一种国家意志将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国展开。不管你是欣喜还是忧虑,是

激动还是困惑,也不管新课改将面临怎样的困难,教师都无法回避,无法退缩,只能以积

极的心态面对新课改。

新课改势不可挡,教师观念要改变,知识要更新,方法要创新,能力要提高,这一切

仅仅依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几天集中培训是很难达到的,必须通过教师自身艰苦的学习

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

课程改革实验是一标多本,即使在四川省内各地市之间教材也不是统一的,未来的考题只

能依据课标,不会拘泥于哪一本教材,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通过学

习,把握新课程的性质,了解新课程的特点,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树立科学的理念。

仔细研读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

各科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师生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新的教科书无论是体例、内容都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老师们要沉下心来反复深入的研究。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教学功底。如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是支撑新

课改的两大支柱理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

1

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多元智能理论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具有八种以上的智能,每个人的智能存在着

差异,每个人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都具有发展潜力。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的,应该平等地

看待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正确对待他们的智能差异,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把他

们培养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理论的学习速度慢,抽象难懂,但“磨刀不误砍柴功”,

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所得,春天的耕耘是为了秋天的收获。掌握了现代教学理论,就

会使你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得心应手“屡战屡胜”。

学习永无止境,“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在

高中新课改大力推行的今天,更不要只满足于一桶水。高中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使自己成为一条永不停息的长河。只有源头活水,才有生命和活力。

新课改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借鉴他人经验是迅速适应新课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

要途径。学习别人的经验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听了一堂好课之后,从头到尾地模仿,甚

至连细节都追求一样。“依葫芦画瓢”,全盘照搬,犹如鹦鹉学舌,只模仿其外露的特点

而不研究其精神内涵的做法,终究取不到“真经”。这样的学习,最终只能踩着别人的脚

印走路,既不能创新,更不会超越,甚至在林林总总的教法面前迷失自我。另一种是不以

为然,百般挑剔,没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听课时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总是拿别人的

短处来比自己的长处。最终坐井观天,盲目自大,无法进步。

教学经验是体现教者教学思想而富有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它不仅有其共性而构成的可

迁移性,还有其个性而形成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教学经验有其特殊过程,不同于科

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让,也不同于小学生习字“临贴”,它只能因人因地制宜,从实际出

发进行再创造。对别人的教学经验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盲目吸收,贵在认真思索筛选,

2

取其精华,进行思维加工,找到规律性的东西,灵活运用。听一节好课,就能得到一点收

获,甚至从别人的失误中找到值得借鉴的教训,日积月累,就能逐步完善自己,就像蜜蜂

一样,采得百花来酿蜜,吸取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

在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阶段,教学反思则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

《课程标准》,二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三维目标,三要反思教学活动有无“沟通”和

“合作”,四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五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

”,六要反思教学方式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回顾反思使自己不再一味重复昨天

的故事,而是在今天的尝试中变化、改进。你想跑得更快吗?你想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

颖而出吗?那么,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请抽出一点点宝贵的时间来“反思”吧!

让我们携起手来,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开辟新课程改革的康庄大道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如何解决师德师风方面的困惑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