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石定全2022/12/18分类:教学设计
教师每经过一个阶段需要回头张望,总结得失,发现不足,同时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秀做法记录下来,并进行理性升华,这就需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常见的教学反思有:
1.总结性回顾,突出其思辨性;
2.基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课例研究与行动研究;
3.理论知识实践化,即如何把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策略;
4.实践经验理论化,即总结个人及团队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性的思考;
5.批判性反思,即综合运用理论思考并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开展自我批判性的思考。
反思一:总结性回顾,突出其思辨性
常见的有课后反思、月反思、学期反思、年度反思、个人成长的生涯阶段反思等。反思要突出其思辨性,没有实施改进的行动在哪里。
具体做法:首先要进行概要性介绍;分类归纳优点或特点;发现不足或问题;提出今后的改进建议等。
反思二:基于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课例与行动研究
日常教学中常用的反思,不仅思辨,还有改进的行动。主要方式是课例研究与行动研究等。
具体做法:回顾教学;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提出改进对策;课上实施对策;评估实施的效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经常追问自己:我的课堂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我如何改进?我需要学习哪方面的理论来指导我?在撰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案例时,可以出这样的思路:回顾某个教学经验;发现问题,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我是如何改进?我借鉴了什么理论?改进的效果如何?
反思三:理论知识如何实践化
学习一些理论知识看起来都很好理解,可是如何用在我的教学中?大道理谁都懂,可是如何落实在行动里?理论与实践的分离,让理论束之高阁,不在实践中应用,理论也必将失去其价值。杜威说:“理论只有在经验中才有意义”。
理论知识实践化具体的做法:理解理论;把理论转化为具体的策略或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这些策略或方法;科学评价实施效果;改进并形成自己的策略或方法。教师需要开展诸如教学尝试、课例研究、行动研究等。
案例:我如何将“因材施教 ”转化为实践策略:对聪明、勤奋的学生,超前培养;对勤奋但不够聪明的学生,启发培养;对聪明但不够勤奋的学生,督促培养;对既不够聪明也不够勤奋的学生,耐心培养。
反思四:实践经验如何理论化
杜威说:“微小的经验都会产生理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优秀做法、成功经验一定要上升到理性地思考,才会有分享的价值与意义。具体做法:提炼经验,总结出几条特点;用概念、或短句、或隐喻命名;尝试用理论来解释这些特点。并经常追问自己:我有哪些教学亮点可以总结、提炼?例如,新采取的教学策略?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以往不同的处理方法?我能否把这些亮点和特点总结出来?能否用概念或短语来概括它们?我需要学习哪方面的理论来解释它们?如学习发展心理学理论,了解儿童认知发展。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知道教师该怎样教,学生该怎么学。为什么要把实践经验理论化?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形成实践智慧、个人理论,更好指导自己的教学,也有利于提高教学领导力,指导他人的教学。教师是专业人才,有了自己的理论思考,才能成为真正的专业人、专家学者,将自己实践智慧与理论思考有效地分享与传播。
反思五:开展自我批判性的思考
批判性地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信念、知识基础、行为结果的“刨根问底”式的思考,然后重新建构对教与学的理
解。是对“理所当然”的假设进行质疑,从不同的眼光来透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貌似没有问题的事情中“看到”问题的所在,看到“没有问题”的问题。
案例:在教学之初的经验:教师严厉,学生害怕,纪律就好。提出质疑:纪律良好与愉快学习是矛盾的吗?理论学习:如何消解愉快学习和保持纪律的对立。开展实践探索,寻找对应规律。最后提炼出经验等。
反思是教师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反思是自我超越的源泉,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优途径,要使教师的工作充满创造的乐趣,教师就必须走上一条反思研究的教育改革之路。
案例:在教学之初的经验:教师严厉,学生害怕,纪律就好。提出质疑:纪律良好与愉快学习是矛盾的吗?理论学习:如何消解愉快学习和保持纪律的对立。开展实践探索,寻找对应规律。最后提炼出经验等。
反思是教师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反思是自我超越的源泉,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优途径,要使教师的工作充满创造的乐趣,教师就必须走上一条反思研究的教育改革之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