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朱喜红2022/12/15分类: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



第四单元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设计

课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型

导学课

课时安排

第一

课时

授课人

02

授课班级

七年级3

授课时间

2021420日 第二节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阅读为“修身正己”,所选的文章体裁多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老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表达了作者对德行高远者的追思景仰。

阅读文章,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目的或需求,如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构思、把握作者观点等,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指导学生习得一些常用的略读方法,并在阅读过程中对内容和表达产生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成熟。另外,对写人记事的散文不再陌生,除了掌握了概述文章内容的基本方法之外,他们对于文章中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个学段,要求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设计依据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篇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及存在的问题,依据对以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教法和学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略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通过小事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精神品质。

3.学习叶圣陶先生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通过小事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叶圣陶先生的美好品德。

教学方法

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阅读感知法:遵循阅读的整体性原则,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问题引导法: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读文本,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合作探究法:随着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语文学习的新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一种新的学习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活动导入。

思考、感知

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愉悦的艺术。因此活动导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阅读课件展示的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思路与内容。

带着目标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环节

活动一:略读课文,初识先生

1.叶圣陶是一个         的人

略读课文,尽量在4分钟内读完课文(本文2000字左右),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

活动二:再读课文,景仰先生

2.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哪几件事?

活动三:美读课文,学习先生

3.生活中,我们该怎么践行这美好的道德品行,做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感悟情怀,培养美德。

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吕叔湘写的《怀念圣陶先生》,运用略读的阅读方法,比较两位作家眼中叶圣陶先生的异同,写一篇阅读笔记。

歌德说过: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字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此环节通过课外阅读意在感知不同作家笔下的伟人,让学生精神受到熏陶。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本教学设计着重学习略读。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了略读方法,抓关键语句的略读,通过勾画文中段首句、过渡句、总结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由于是第一次系统训练略读,设计中直接告诉学生这种略读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方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初识、再读、美读到学习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德行,精神得到熏陶,并从中获得心灵的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反思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