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11.《赵州桥》第二课时
李翠兰2024/7/3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本班级学生为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能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基础知识不扎实、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等,阅读量少,孩子们知识面狭窄,同时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很差,思维不够活跃,反应较慢。很多农村的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大,比较溺爱,不懂得感恩,较自私,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懂得如何和同学相处,同学之间交往出现障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1.能找出最能体现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词句,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语感,积累语言。
3.通过用数学中的类比思维理解赵州桥的长和宽,科学实验手段演示拱形对力的分解、查阅资料感受“图腾”的历史文化、播放视频欣赏东方美学中的对称美等多学科知识,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体会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的这一创举。
【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
2.学法指导: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PPT、“旅游宝典”学习单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2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找一找赵州桥的游戏,谁上来帮找出国宝《赵州桥》,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为找一找游戏的学习任务情境,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整体感知2分钟
(一)回顾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1.学生填空:赵州桥是一座( )的桥。随着学生的汇报板书:举世闻名、历史悠久、雄伟、坚固、美观。
2.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因此,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发出这样的赞叹:赵州桥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填写“景点信息”6分钟
1.出示旅游宝典任务一:填写景点信息。
旅游景点名称 |
赵州桥 |
||||
曾用名 |
|
设计者 |
|
桥梁类型 |
|
地理位置 |
|
建造年代 |
|
建筑材料 |
|
景点的名气 |
|
2.投影学习单,小导游分享交流。
3.朗读第一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精讲点拨20分钟
旅游宝典任务二:找出赵州桥的特点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任务二:绘制景点图样。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本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指生说理由。
2.学生感悟:后面的内容围绕“雄伟”展开,这句话概括了这段话的段意。(像这样,能概括整个一段话中心意思的句子,叫--中心句,把中心句放在前面就叫“总起句”。)
3.从哪儿体会到了赵州桥的雄伟?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找出最能体现赵州桥雄伟语句。
(2)指名汇报:
感受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明确:五十多米相当于我们学校的操场,一个小朋友把手伸开一米的距离。那就有五十多个同学排在一起那么长借助数学上的类比思维,谁能更具象化地描述一下,相当于——(指生回答)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净跨三十七米多的拱形大桥洞。”
明确:三十七米多是河面的宽度,也是拱形桥洞的长度。(相当于三十七多的同学拉起来那么长)
(3)从这句话中,你还体会到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坚固)
5.感受坚固:
(1)从用料感受坚固: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在石头里面加了蓖麻、贝壳粉等,用料坚固
(2)从精巧设计感受坚固:播放拱形桥面和平面桥面的对比的图片。介绍拱形桥的耐力知识:拱形承受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使受到的力分给不同的受力点,因此比起单面受力形状的物体来说,拱形能承受的力更大,这模仿了鸡蛋壳的结构。借助科学、物理。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解决语文学习的难题。实践操作用白纸做一个拱形和一个平行的摆法所承受的压力,用笔来做压力,感受拱形建筑的坚固。)
(3)“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①播放动图,“拱上加拱”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什么?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重量,节省了石料。拓展:这种敞肩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之前的叫作实肩桥,敞肩桥在建桥史上是没有的。
②看这些数据,读读谈感受。赵州桥在14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虽然经历过10次水灾,8次战乱,冰雪风霜的侵蚀和多次地震的考验,却仍然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洨河上。
③回读最后一段,带着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来读:赵州桥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除了解密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特点,按照刚读文章找中心句的方法,感受赵州桥的美观吧!
(二)方法迁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导认识过渡句第一句,这样写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2.看看,作者笔下的龙是多么精美,谁来描述?(指生上台动作演示)
3.感受美观:出示龙的样子的图片,多种形式感受桥的美观。
A.相互缠绕(用绳子缠绕)
B.前爪相互抵着,回首遥望(明确:抵是支撑的意思,同桌做动作)
C.双龙戏珠(查阅资料:两条龙戏耍抢夺一颗火烛。起源来自中国天文学中的星球运行图,火珠是由月球演化来的。)
4.从这么多精美的图案中,你发现了什么?(讲解雕刻龙的寓意)
赵州桥上刻群龙图,龙是民族图腾。“龙”神通广大,既能兴风布雨,又能镇水平浪,民间有龙生九子的传说。寄托古人对制服水患,生活安泰的心愿。在桥上刻龙,是具有中华文化背景的一种装饰,人们希望用智慧与汗水修建的大桥能永世长存,方便百姓,造福乡里,显示了古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与能力。
5.由此推测,难道桥梁建筑上只能刻龙的图案吗?(欣赏图片)
归纳常被雕刻在桥上的图案:龙、狮子、祥云、莲花等。可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灿若星辰。赵州桥更是其中的瑰宝。
6.结合对称美的建筑图片,探究中国古人独特的审美创造。
观察赵州桥上的这些图案,从中你发现左右两边的图案都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中国古人独特的审美创造。(建筑中的对称美,对称美还一直延续至今,影响着今天的人们,联系生活中见过的对称美的实物。)
7.以读促悟,升华情感:师:通过欣赏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设计巧妙。所以说——女: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师:它世界闻名,屹立千年而不倒。所以说——男: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师: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了古人的美好心愿。所以说——齐: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旅游宝典任务三:“介绍”赵州桥10分钟
1.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完成“旅游宝典”学习任务单。
2.结合学习单台上展示,讲解介绍赵州桥。其他同学点评,评选出“最佳导游”。
评价标准 |
评价 |
1.介绍有赵州桥的名称,还有特点雄伟、坚固、美观。 |
|
2.普通话标准,语言连贯,表达清楚流利。 |
|
3.表情自然,衣着整洁大方。 |
|
4.语言表达自然流畅。 |
|
5.表达了心理感受,保护祖国的伟大建筑 |
|
五、拓展延伸
1.回家做个小导游,跟自己的家人介绍赵州桥。
2.抄写课文第3自然段,可以用思维导图、多种颜色的笔图文结合进行。
3.找自己喜欢的一个景点用图文结合方式,做好旅游宝典。介绍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语文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鼓励学生通过网上查阅资料等方式,更全面地了解赵州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我也应该更加注重课堂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和碰撞。
板书设计 11. 赵州桥
雄伟
坚固 创举
美观
智慧 才干
历史遗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