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
张馨月2024/11/11分类:教学设计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
以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还可以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
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
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
谈自己的做法:
一、让“生活”成为激活孩子学习音乐的趣味园
1.用讲故事、猜谜语等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唱歌曲《大鹿》时,根据学生在生
活中喜欢听故事的心理,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森林场景,并给学生讲述生动的故事,
使学生身临其境,充满乐趣,为以下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在欣赏《我有一双万
能的手》时,我用“猜”这一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出本课教学的内容,并配上与歌曲
节奏相应的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各种劳动动作,从而形象地让歌曲的节奏生活化了,调动了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歌曲。
2.用身边的流行音乐来充实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太
感兴趣,对身边的流行音乐却情有独钟。对此,我经常选取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流行歌
曲充实音乐课堂,这样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课本歌曲的学习也变得简单易行。
3.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谈话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唱歌曲《热爱地球妈妈》时,我
利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积累,围绕“如何从身边做起,热
爱地球妈妈”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学生积极参与,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让“生活”成为孩子参与体验、表现音乐的百宝箱
1.用歌表演的方式表现音乐一年级的孩子非常好动,尤其表现在音乐课上,他们感受
到什么就自然地会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如在歌曲《理发师》中出现了剪刀和喷雾器,这是孩子们早已在生活中所熟悉的,我只稍加引导,学生就能通过分角色表演将歌曲内容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孩子们在不同的角色中切身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劳动的愉快和成
功的喜悦,也再一次将音乐与生活紧紧地联系与结合。
2.将歌曲中的音乐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理解的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学生进行节奏练习时,
我就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巧妙让学生用生活中熟悉并喜爱的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读节奏:
前十六分节奏用母鸡下蛋“咯咯哒”模仿;后十六分节奏用马蹄声“嗒嗒嗒”模仿;附点节奏
用知了声模仿;切分节奏用整队口令“向左转”模仿等等。在模仿中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
乐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在游戏般的生活情境中完成了整首歌曲的节奏教学,既
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让“生活”成为打开孩子创造之门的金钥匙
1.为歌曲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想
用动作来表达情感。如果歌曲易于用动作表现的话,应尽量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发挥想象,
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
2.为歌曲创编歌词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给熟悉的
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或改编部分歌词,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演唱新歌的
兴趣,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动物说话》这一课中,学生能根据自己
的生活经验,模仿创编出许多种动物说话,并且和着音乐正确地演唱出来。
3.自制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如在让学生认识了一些打击乐器以后,我鼓励学生思考生
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模仿它们的声音,并给学生展示自己自制的一种乐器,激发学生的动
手欲望。当同学们用自己自制的乐器,采用各种演奏形式创造性地为歌曲伴奏时,神态是
那样的认真,节奏是那样的整齐。自制简易乐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创造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效地
把音乐创造活动附注于教学实践。
上一篇: 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双减政策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