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圆柱的认识

李福霞2021/7/26分类:教学设计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圆柱的认识(教材第17~20页)。

【学情、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以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正方体和长方体,已经有了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经验。然而,圆柱是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通过教材中出示生活中的圆柱实物图,学生能够联系已在生活中的感性经验。同时,学生还能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圆柱的名称、圆柱各部分的特征以及圆柱侧面展开图。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圆柱的体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2.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理解长方形(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教具和资源】

【教法】

观察法,从直观实物入手,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2)用演示介绍法,学生掌握圆柱各部分的名称;(3)用实践操作法,学生能够了解圆柱各部分的特征。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实施.

【学法】

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认识圆柱与圆锥。同时,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圆柱的特征,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师拿起圆柱体模型,让学生一起说出它的名字。)

师:在一年级我们就看见过它,却没有深刻认识它,想不想进一步认识它?

师:好,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圆柱,一起走近它,看看它究竟有什么奥秘。

(教师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新课讲授】

1.初步感知圆柱。

1)大家找一找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师指名回答)

2)教师展示课件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

3)教师:这些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大家也可以拿出自己手中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摸一摸。

4)教师又拿出几个不是圆柱,接近圆柱形物体,然后问:它们是圆柱吗?为什么?那么什么样的物体才是真正的圆柱?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圆柱一定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2.教学例1

1)认识圆柱的面。

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圆柱的特征。

教师:圆柱一共有几个面?用手摸上、下底,看一看有什么特点?再摸一摸侧面,有什么感觉,它是一个什么面?

学生:3个面;形状相同,都是圆形,面积相等;曲面。

教师小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圆柱图,并把上下底面、侧面标出来。

2)认识圆柱的高。

①教师出示高、矮不同的圆柱体提问:哪个圆柱高,哪个圆柱矮?

想一想: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底面无关。

②如何测量圆柱的高?小组讨论,找出测量方法。然后请一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

师问:他的测量方法好吗?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强调:在测量中一定要注意圆柱要水平放置,刻度尺也要水平放置。

3)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教师:同学们和我一起快速转动纸片,看一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组织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

3.教学例2

1)请同学们摸一摸你们的圆柱体的侧面,猜想一下,如果把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形状?

2)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剪开侧面,再展开。

3)教师:你们有什么发现?会有几种情况出现?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教师同时用课件展示三种不同的圆柱侧面展开图,让学生系统直观的感受展开图。

4)大家再认真观察展开图的长和宽并和圆柱相比较,此时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宽呢?学生观察并思考。教师用课件将长方形还原并再打开。

让学生经过比较、分析概括出: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5)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引导学生回答: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同时教师用课件展示一遍。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819页的“做一做”。

组织学生先独立做一做,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2.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三的第123题。

1题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准确地说出图中哪些地方或物体的哪一部分是圆柱。

2题指名说。

3题学生判断后,要让学生说理由。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把第23个图形围起来,会出现什么情况?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组织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

总结:1、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到的。                圆柱也可以由长方形卷曲而得到。(两种方式:1.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2.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其中,第一种方式得到的圆柱体体积较大。)

2、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

3、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