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二年级语文
朱广龙2022/3/10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6.《千人糕》 |
|||||
教学课时 |
二课时 |
课型 |
新授 |
主备教师 |
|
|
教学目标 |
1.会认“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桌”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懂得东西是经过很多人的辛勤劳动换来的,要好好珍惜。学 |
|||||
教学重点 |
1.认识“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桌”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
|||||
教学难点 |
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懂得东西是经过很多人的辛勤劳动换来的,要好好珍惜。 |
|||||
教具准备 |
1.生字词卡片、图片。 2.课件。 |
|||||
教学过程 |
师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巧设悬念,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过生日时,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2.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的想法。 3.设疑:吃生日蛋糕,收到礼物,是我们最高兴的事。那你吃过“千人糕”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作者一起去吃“千人糕”,听有关“千人糕”的故事。 “糕”是我们需要认识的字,注意“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课件)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同桌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3.学习生字。 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一读?(课件) (1)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交流识字情况。(说说哪几个字已经认识了,不用教了。) (3)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 (4)学生互相交流。 4.学习词语。 你能给下面的字多组几个词吗?(课件) 糕( )( )( ) 蔗( )( )( ) 粉( )( )( ) 劳( )( )( ) 5.指导写字。(课件)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会儿的工夫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这节课我们还需要学会写很多生字呢,你敢于接受挑战吗?我们先观察这些生字,哪几个字比较难写?你当小老师给大家提醒一下。 (1)学生交流,提醒难写的字应注意的地方。 味:左窄右宽。买、菜:上下结构,要写得上小下大。这样写出来才美观、规范。 (2)教师范写。 (3)学生仿写,注意坐姿,要头正、肩平、足安。 三、初读指导,读顺课文。 1.这些生字词语放在课文里,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开火车朗读,注意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谁的耳朵最灵,做好评价。 2.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 3.师生评价朗读情况。 四、整体感知,畅谈收获。 1.通过读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交流。(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 3.小结: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爸爸端来一块平常吃的米糕,却把它叫作“千人糕”,孩子很好奇。经过爸爸讲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孩子体会到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 五、布置作业。 课下观察妈妈是怎样做你爱吃的饭菜的,然后说给妈妈听。 |
|
|||||
板书设计 |
6.千 人 糕 味:左窄右宽 买、菜:上小下大 能、甜:左右均匀ADDIN CNKISM.UserStyle |
|||||
教学反思 |
|
|||||
教学内容 |
7.《一匹出色的马》 |
|||||
教学课时 |
二课时 |
课型 |
新授 |
主备教师 |
|
|
教学目标 |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描写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所描写的画面。 |
|||||
教学重点 |
1. 学会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教学难点 |
理解妹妹为什么将枝条当马后就忘记了疲劳。 |
|||||
教具准备 |
课件 |
|||||
教学过程 |
师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激趣导入, 弄清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或想象中的马是什么样子的? 生:高大,会跑。 生:长着四条腿。 生:骑上它,还要有马鞍。 …… 师:大家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匹出色的马(板书:一匹出色的马)。大家齐读课文题目,请大家看看,题目中哪个词最重要,它表示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用笔标记下来。 生:什么叫出色? 师:出色的意思就是非常好。一根柳枝当作马,怎么会是非常好的马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学习第7课——《一匹出色的马》。2-1-c-n-j-y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诵读。 2.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检查自学情况: (1)小老师领读生字 (2)小组开火车读 (3)认读生字词语。 jiāo wài bō wén tǎn liàn liàn bù shě 郊 外 波 纹 绿 毯 恋 恋 不 舍 qí kuà yì zhū fàn qǐ cōnɡ cōnɡ lǜ lǜ 骑 跨 一 株 泛 起 葱 葱 绿 绿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 在句子中检查认字: ①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②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③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④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再向前去。 (5)理解词语。 郊外:郊外是指野外,市区之外的地方。 葱葱绿绿:指植物(本课指田野禾苗)颜色碧绿。 异常:非常。 恋恋不舍:心里十分留恋,舍不得离开。 (6)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 ①加一加:文 + 纟= 纹 皮 + 氵=波 ②减一减:四 -丨= 匹 球-王=求 ③拆一拆:日+京=景 亻+象=像 ④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来识字: 象(大象) 波(波纹) 纹(纹路) 舍(恋恋不舍) 求(要求) 像(好像) 皮(树皮) 文(语文) 舌(舌头) 球(篮球) (7)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颗小红星。 (8)分角色朗读课文,正音。 朗读指导: 分角色朗读本文,角色有爸爸、妈妈、妹妹,还有文章叙述者。朗读时,文章叙述者读的语速要适中,在朗读景色描写时,要读出可爱的语气来。妹妹喊累时求大家抱时,读出可怜又可爱的语气来。在文中,爸爸是最会激励孩子的人,他的话里充满了期待和鼓励,在读的时候,也要把它读出来。2·1·c·n·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 像:笔画数比较多,第八笔是撇,在写的时候不要写成一竖,接着再写一撇。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第二课时 一、温习旧课,导入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点名读,老师点评) 2.想一想,为什么一根柳条,能让妹妹高兴地骑着它回家? 生试着回答。 生:妹妹当时很高兴。 生:骑“马”比空手走路更有趣。 生:妹妹骑“马”忘记了疲劳,虽然都是走路,但这种方法好。 师:同学们的发言很好,大家已经对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了,下面,我们再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段。 (1)大家齐读第1自然段。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一个春天的傍晚。 (3)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 生:郊外的小河边。 (4)当时有哪些人? 生:爸爸、妈妈、“我”和妹妹。 (5)请你读一读描写河水的句子,并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句子: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生:河水的颜色绿绿的,微风从水面上吹过,水面上荡漾起一层层波纹,多么美丽的一幅河水图啊! (6)从哪个字中可以看出“我”和妹妹当时心里很高兴? 生:笑。 师:一个“笑”字,表现出当“我”和妹妹看到垂柳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时,心里很高兴。 2.大家用上面的方法,学习第2、3自然段。 (1)看看你大脑中会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 生:春天的田野,葱葱绿绿的,长得非常旺盛,如果踏上去,一定很柔软,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绿色的毛毯。 (2)从哪里可以知道妹妹走得累的原因? 生:路已经走了不少。 (3)春天的郊外景色怎么样?“我们”当时愿意离开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景色异常美丽。不愿意。恋恋不舍。 3.读第4~7自然段,回答问题。 (1)当我们往回走时,妹妹提出了什么要求? 生:很累,走不动,要求妈妈抱。 (2)妈妈是怎么回答的?请将这个句子读一遍。 生: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你。 (3)妈妈没有答应妹妹,妹妹是怎么做的? 生:她去求爸爸。 (4)爸爸是怎样帮助妹妹的?请说出表示爸爸动作的词语。 生:爸爸从路旁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表示爸爸动作的词:松开、拾起、递给、说。 (5)妹妹骑“马”了吗?说说妹妹是怎么做的。 生: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骑着它回家了。 (6)这“马”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匹出色的马”? 生:“马”指的是爸爸给妹妹当马骑的柳条。因为妹妹把它当成了一匹真正的马,忘记了疲劳,“骑”着它回家了,所以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21-cn-jy.com 三、总结全文,深入理解 师:同学们,爸爸用一根枝条就让累着的妹妹忘记了疲劳,自己高兴地回家了,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21·世纪*教育网 生:有一天我去公园走累了,爸爸用一根棍子,让我当自行车骑,我真的将它骑回家了。 师:是啊,看看聪明的爸爸的办法是多么的高妙,希望同学们以后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能像这样想出许许多多的奇妙办法来。 www-2-1-cnjy-com |
|
|||||
板书设计 |
7.一匹出色的马 |
|||||
教学反思 |
|
|||||
教学内容 |
语文园地二 |
|||||
教学课时 |
二课时 |
课型 |
新授 |
主备教师 |
|
|
教学目标 |
1.认识“程、魔”等11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两类词语的特点。会选择词语说句子。 2.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3.读句子,能发现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4.能根据提示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出他(她)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 5.展示书写成果,能交流书写的经验和体会。 6.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7.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
|||||
教学重点 |
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
|||||
教学难点 |
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
|||||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
师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 3.请“小老师”带读词语。 4.解释词语意思。结合图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5.全班一起齐读词语,每个词读三遍。 6.根据“职业”这个主题扩展词语,比比谁积累的词汇多。 二、字词句运用 1.照样子说一说,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1)试读句子,想一想例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描写景物。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喻句描写景物。 (3)给定学生景物,让学生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景物。 (4)让学生自由选择景物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说说你的发现。 (1)读句子说说每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体会一下为什么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意思。 (3)查词典看看同一个词语都有哪些不同的意思。 (4)在词典的帮助下再找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并分别造句。 三、写话 介绍我的好朋友 1.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好朋友长什么样子。 (1)小朋友们,你们能描述一下你的同桌或你的伙伴的样子吗? (2)你们经常在一起做的事是什么? 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 2.教师展示课件上准备的几段描写人物的范文,给学生讲解人物作文的写作方法。如重点写他面部的突出特点,可以使用比喻让描写更形象具体等。 3.布置一个小作文,让学生课下写一段描写自己身边好朋友的小作文,包括长什么样子,你们在一起时经常做的事。 出示课本示例。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按照出示的例子,自己也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吧! 4.作品展示。 四、展示台 1.学生观察生字。 (1)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找出这些字的特点。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生字。 2.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 (1)写字时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2)写字时正确的执笔姿势是怎样的?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你们知道这种句子叫什么吗? 没错,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 出示三句谚语: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2.读了这些句子,你明白了什么?(要为身边的人伸出热情的手) 3.交流句意。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告诉大家,你给别人带来快乐,你自己也会很高兴。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平时你乐于帮助他人,那么当你遇到危急情况时,也会有人来帮助你。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与其在别人好的时候去祝贺,不如别人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 4.小结。 通过民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语,让我们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无私的帮助他人,这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二、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朗读,在老师指导下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词。 你能发现文中的生字都有什么特点吗?如“踮”、“栽”、“疲”、“眨”、“枝”,看看他们的意思跟偏旁有什么关系? 2.全班诵读。 3.(1)鼓励学生上台范读,展示自我。 (2)分小组分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阅读交流。 (1)这首诗歌是写给谁的?他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试找一种事物仿照本文形式给老师写一首诗歌。 5.回顾总结,延伸阅读。 (1)你还看过哪些赞美老师的诗歌?找出来分享一下。 (2)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歌作品,并试着课下给自己的老师写一首小诗歌。 www-2-1-cnjy-com |
|
|||||
板书设计 |
|
|||||
教学反思 |
|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随笔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