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分析
记叙文阅读中标题的作用及含义的题主要出现在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常考形式
一、在中考考卷中常出现形式:
(一)含义类:(1)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2)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
(二)作用类:(1)为什么以此为题?(2)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二、由上的此类题出现形式,可以看出此类题主要考查标题的深层含义及作用,把握了标题的深层含义及作用就能拿到分。那么,该如何找到标题的深层含义呢?常考的作用又有哪些呢?
如何解答标题深层含义
例1:《走一步,再走一步》
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
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字“走”,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 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
总结:关键词语含哲理。
例2:《爸爸的花儿落了》
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
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花儿落了”文题一语双关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总结:“人”“物”同一象征义。
例3:《变色龙》
表层含义:善于变色的蜥蜴
深层含义: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变色”,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联系课文内容,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态度发生五次变化,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因此,文题的含义其实是指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皇警察。总结:内容主旨紧联系。
例4:《我的第一本书》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第一本书”,联系文中内容(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 结合相关抒情议论的句子,理解这第一本书蕴含的深意。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
总结:先“表”后“深”理顺次。
【综上所诉】标题的含义和文章的主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通读全文,理清内容,把握主旨的前提下,按照“关键词语含哲理。‘人’‘物’同一象征义。内容主旨紧联系。先‘表’后‘深’理顺次。”的解题思路,能保证相关题目不丢分。
注意: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写出表层,再表达深层,最后联系主旨。
如何解答标题作用
一看,标题是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记叙文,从内容上划分为四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凡是题目中有人、事、景、物四者之一,标题就具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
例一:《我的同桌》、《邻居》、这些题目中都有人,显然,这类文章便以写题目中特定的人为主。因此,标题就具备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
二看,题目是否点明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记叙文的主题主要有四类:一情——为了表达某种情感;二理——为了揭示某个道理;三义——为了褒贬人物的思想品质;四趣——为了表达人物的情趣、爱好、追求。
标题中只要有表示情感、哲理、人品、情趣的词语(有其中的一个即可),这个标题便具备了点明本文主题的作用。
例一:《永恒的思念》、《伟大的爱》、这些题目中都有表示情感的词语,因此标题便具有的点明本文主题的作用。
三看,标题的表现形式是否新颖
我们阅读的文章,有很多标题的表现形式非常新颖。
一.跨领域运用。《1+1大于2》、《敲击生命的键盘》、《人生的电阻》、《思想的化学反应》、《握紧生命的琴弦》。标题形式独特的,还有其他特殊形式,以上列举的,是最常见的特殊呈现形式。
遇到这类标题,就答: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四看,标题是否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所谓文章基调,就是读完文章以后,读到的内容能够给你带来情绪、情感、心理方面某种鲜明、突出的感受,这种突出感受就是文章的基调。
例如:又如:《小桥、流水、人家》带给我们非常明显的心理感受是:温馨、惬意、浪漫、温婉的感受,因此,我们说标题奠定了本文温馨、惬意、浪漫、温婉的基调。
五看,写景标题——描绘的情境是否优美
很多标题的内容是写景的,如果标题内景物呈现的意境,非常优美,命题者往往要从标题呈现的意境特点上给一个得分点: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这种标题有两个特点:一,标题的内容是描绘景物的;二,描绘的景物呈现的情境必须优美至极。
例如:《军港的夜啊,静悄悄》、《小桥流水人家》、《渔舟唱晚》、《清风竹韵》、《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帘明月》、《荷塘月色》等等。
六看,修辞运用,及其带来的艺术效果
很多文章的标题,运用了修辞方法,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必将带来各种艺术效果。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反语、双关是标题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方法。
1.标题运用比喻。答题时,(1)要指出运用了比喻,(2)要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3)要指出把 什么内容 表达的生动、形象、具体。
七看,标题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何作用
文章标题常用的写作方法,主要有以下6种:设置悬念,对比、象征、渲染气氛、借景抒情、以小见大。
1.运用设置悬念。读了文章标题,会让你产生疑问,并带着疑问去思考,那么这个标题就运用了设置悬念的写法。答题时,(1)要指出运用了设置悬念写法;(2)指出设置悬念带来的艺术效果: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例如:《香山红叶》
答案:运用象征,以香山红叶象征老向导,生动形象,突出了老向导虽然深受苦难,但越活越年轻,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人物形象。
热爱这样一个大主题。选材典型精致,滴水折射全部阳光,主题深刻。
八看,是否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线索。
文章的写作线索大致可分为六大类:人、事、物、时、空、情。
和题目相关的主要有两类:物、情。
物:以某物为线索。
情:以谁对谁的什么之情为线索。(不变的情感,在标题中能够具体呈现出来)
以谁对谁的 感情变化为线索。(标题中无法呈现出来,答题时不考虑)
判定标准:标题中出现具体事物、或具体情感,就答这一点。
(1)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线索,(2)指出线索是什么:以什么为线索。(3)指出线索带来的结构作用: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例如:《奶奶的老花镜》(题目中有物——老花镜)
答案: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线索,以奶奶的老花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九看,标题交代了哪些内容
标题交代的内容,主要指:记叙文的六要素、事件发生的环境、事件发生的背景,八个方面。有一个方面答一个方面,不要遗漏。
注意事项:六要素不能直接答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而要加上修饰语。
时间——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事件发生的地点。
人物——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小说答事件中的主人公)
起因——事件的起因。
经过——事件的经过。
结果——事件的结果。
例如:《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答案: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环境。
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答案: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和事件的经过。
答题模板
答:【1.含义类】答: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2.作用类】答:按照作用模板分辨出具体文章具体作用,切记只答干条作用,应该答出作用后并作简要分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