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研究
数学运算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
术研究等领域其地位和作用也越发重要。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
器和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完成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从简单到复
杂的运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运算能力的提高。但对一个
初中生而言,正是大量接触数学的运算的时侯,运算能力是其应该具
备的基本数学素养。 因为这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运算速度与正
确率,而且对学生除了数学以外的其他科目(如物理、化学等)成绩
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帮助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明确指出: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
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到了中学以后,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比较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运算能力的培养又再次受到了
忽视。这种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的情况最终导致学生在简单的数学运
算方面出现许多不该出现的低级错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
学习和数学知识的综合掌握,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严重制约了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初
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至关重要,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需求,
更是运算教学现状的呼吁。
本研究通过教学实践案例提出了初中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常见的
问题有:审题不清,运算顺序错误,缺乏简化运算的技巧。立足于初
中数学学科,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数学课堂普遍轻运算,
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生缺乏良好的数学思维。针对这些问题及其
原因,通过案例分析、行动研究、经验总结构建出培养初中学生数学
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师生提升认识重视运算,教师提高素质讲透算
理:教师注重板书,规范过程:学生常记错题,勤于反思;学生加强
练习,形成能力。最后通过对比教学实验,发现按照这样的教学策略
进行运算教学,对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有较好的效果。
数学计算上的主要问题可以总结为:
一、解题格式不规范
答题要规范是老师一直在强调的,答题规范不只是为了让卷面更美观,
其实也是为快速而准确解题来服务的。规范的答题过程让我们的解题
更加具有逻辑性,程序化解题,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每一
步都很清晰,既方便解题,也便于检查。答题不规范肯定会被扣分,
更严重地是会影响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二、解题速度慢
很多学生在解答计算题目的时候,速度非常慢,明明一分钟就可以准
确解答的题目需要三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解答,最终还不一定能正
确解答。很简单的计算题目需要很长时间,在平时影响还不大,但到了考试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导致题目做不完。究其原因主要是基本
运算法则不熟悉、运算技巧没有掌握,运算的熟练度不够。
三、计算准确率低
分析数学试卷,发现几乎每张试卷中都能找到因为运算错误导致丢分,
这是一个困扰着大部分家长和学生的问题,算了半天结果算错了,检
查了许久可能还查不出错误。这里面包含着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计算
和做题习惯的问题,当然也有对不同计算法则的混淆、基本计算概念
的不清晰(比如去括号的法则、运算顺序等),还有就是使用方法笨拙,
没有看出简单的计算方法,导致计算量增大,降低准确率。
如何解决计算问题:
一、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计算
对于计算必须要重视起来,计算的练习提升的不仅仅是运算能力,对
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反应力、耐力都有锻炼和提升。在数学学习
中,可以说计算能力决定数学成绩的下限,也决定着做题的速度。在
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去练习,注意细节,必须要避免
数字、符号抄错、简单计算失误的问题。
二、巩固基本计算法则、方法和顺序
准确而快速地完成计算是建立在基本的运算方法、规则和顺序熟练掌
握和灵活应用的基础之上,对基本知识点理解的越深刻,掌握的越熟
练,就可以在计算中尽可能少的犯错误。如果连基本计算方法和规则
都糊里糊涂的话,那怎么能准确计算呢?更别谈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了。如同玩游戏一样,如果你连“游戏规则”都不清楚,怎么能玩好游戏呢?举个简单例子,见到七年级所学的一道一元一次方程题目,
你能快速在脑海中回忆起解方程的基本步骤以及每一步的计算要点
吗?一定要准确而快速,如果还不能那就好好去复习巩固吧。
对计算算法则的理解一定要透彻,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在进行
运算练习时,最好能在运算前先将基本的运算方法、规则和顺序在头
脑中过一遍。
三、 坚持练习
加强计算练习是提升计算能力的唯一途径,在教学中发现,运算能力
是完全可以通过短期内的强化训练得到提升的,对于计算能力不强的
学生,建议在假期内可以进行强化训练,每天完成一定量的练习题,
坚持练习一段时间,绝对会有提升。当然在学期内,也可以给自己制
定计划,每天完成一些相关练习。
在做每道题目时,可以首先在脑海中快速去回忆相关知识点,包括思
路、方法、要点和错点,对运算细节的理解一定要到位,尤其是自己
之前出过错或出错率比较高的地方,必须要复习到,然后再进行练习,
当熟练度不够的时候,可以尽量将步骤写详细一些,一步步来,不要
尝试着一步进行多步的运算。
四、题后总结反思,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练习的目的是提升计算的熟练度,进而提高速度和准确率,在计算中
不但要有量的保证,更要有质的提升,不能一直用错误的方法去练习,
这样只会强化错误的理解和认识,让错误更加根深蒂固。
我们需要让每一次的错误成为下一次进步的机会,否则这样的错误就白错了,学习也就很难取得进步。只有深刻反省后你才会避免犯同类
的错误,否则盲目的计算训练只会打击学习数学的信心与热情,用一
句话来总结,低头做题的同时别忘记抬头思考。
作为中学阶段的数学老师,承担着学生较重中的教学任务。那么,在
中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也中有很多的计算题,我们就要在平时的教学过
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解决相应
的计算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运
算能力,为后面更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说我们七年级
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我们八年级阶段所学习
的各种证明问题,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证明的步骤,按照步骤一步一步
进行解题,进行规范性的解答,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解题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