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单元整体,整合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探究
跟单篇课文教学比较起来,单元整合教学把一个单元当做是一个整体,把教材内容和学习方法当做是一个系统,进行一个统一的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具有整体性,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这一方面的能力。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基本现状
以往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都是一条线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每个单元都是按照顺序展开教学,认真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作业。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扎实,但是学生在学习一篇又一篇的课文之后,并没有统一的认知结构。学生虽然学习到了一些知识,但都是非常零散的,课堂教学也较为无趣。
二、对“单元整合教学”的认识
“单元整合教学”就是说把教材的主题单元当做是一种依托,在整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等基础之上,进行全面的考虑的一种教学举措。“单元整体教学”有下面这几个固有的特点。
2.1整体性
“单元整合教学”不仅仅是对单元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组合,“单元整合教学”强调“整体把握”的重要性,也就是要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紧抓课标的学习段目标,根据每一个单元固有的教学内容等等,去对这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做到课标—课本—课堂“三课一线”,从而让单元对教学的内涵和价值进行整合,使其真正的得到实现。
2.2连续性
所谓的连续性,就是说的同一个学习目标在不一样的学习时段,不一样的单元具体的要求上存在着前后联系和承接关系。单元目标并不只是总结目标,某一个知识或者是技能的教学也不只是一个单元教学就可以完成的。单元教学的连续性也能够在单元的内部结构上得以体现,在一个单元里面,不一样的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文章跟文章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就好比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里面的文章,就有李星华为纪念父亲李大钊而写的回忆录《十六年前的回忆》,也描写有舍己为人的老班长《金色的鱼钩》,还有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但是他们都离不开“志向与理想”这一主题。
2.3动态生成
“单元整合教学”主要就是把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当做是教学的目标,学生就不再是教学活动过程当中那一个被动参与的人了,而是在教师正确引导之下,遵循学习规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去主动的获取知识内容。在“单元整合教学”的整合过程之中,教师在学生上课之前的学习准备中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激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进行有效的解决。学生获取的信息途径非常多。课堂上有交流和分享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变成一个知识探寻者,积极的参与整合过程,在动态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学习文化知识,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
三、“单元整合教学”的举措
3.1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就是要求学生对描写相似事物的文章进行阅读。就好比描写人物,风景,哲理等等,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对不同文章的语言风格进行体会,进而对自己的语言累积量进行丰富。
对比阅读的基本教学的顺序就是:典型课例、初读感知—深入感悟、体验写法—同组类比、领悟异同—实践体会、学以致用。就拿阅读策略单元“说明性文章”这一个概念当做是主体,在阅读过程当中,教师把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这两篇课文统整到了一起,然后在进行教学。首先就是引导学生去体会《竹节人》这一篇文章里面的重点,感受作者在语言表达上面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紧接着,再从行文的结构,重点把握,情感表达这一些方面跟《宇宙生命之谜》这一篇文章进行详细的比较,在比较结束后对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概括。学习本单元的《故宫博物院》的时候,就可以转移到语文园地上去,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阅读策略单元所要训练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有目的性,带着一定的速度阅读文章。
3.2以读代讲
学生对一篇文章的理解是不同的,其表现出来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作为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本单元只有两篇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教学目标应集中指向培养习作能力,要重点围绕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分享,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语句感受人物的特点,发现、提炼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建议可以分为“有机指导字词”“课文比较阅读,抓描写人物的语句体会不同人物的特点”“提炼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学习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这三个板块展开教学。在进行第二、第三模块教学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自主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后问题,把握人物形象,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进行比较阅读进行教学,首先可引导学生结合描写人物动作、外貌、心理等语句进行品读,体会人物特点。再整合“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部分,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让学生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总结、梳理出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并尝试运用了解的方法进行练写。
四、“单元整合教学”的举措
“单元整合教学”以其多元整合,均衡协调的固有特征,给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突破,打开了一条崭新的尝试之路,达到了对教科书知识内容的有效整合与超越,完美的将学习和实践的矛盾进行了弥合。我们坚信,只要通过后长期的坚持,就会有效的培养学生阅读方面的兴趣,给学生打下扎实宽厚的文化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终身阅读的良好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