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调皮孩子的教育策略
一、正确看待幼儿的“调皮”行为
对于“调皮”幼儿,不少老师往往把他们的淘气、打闹、喜欢搞“恶作剧”等行为看成是有意破坏、捣乱,并给幼儿扣上“坏孩子”的帽子,其实这对幼儿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老师把调皮的幼儿先划成了“坏孩子”、“问题孩子”,就不利于老师去认真地分析、观察幼儿,对孩子一些行为只能是简单地判断,甚至不做判断就随意地下结论。其实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分析,“调皮”幼儿的许多行为与普通幼儿的表现并没什么两样,只是程度上更强烈一些。许多“调皮”幼儿的行为还蕴涵着一些积极向上的因素,比如好玩、好动、好问是探索求知的表现,不听话往往反映出孩子有主见,好争斗则体现出孩子有进取心等。只是当这些表现不分场合、时间或者强度过大时,就需要我们理智地对待,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教育。
二、分析原因,有的放矢
对于调皮的孩子,首先要弄明白他调皮的原因:有的孩子是精力过剩,而活动内容较容易;有的孩子是由于好奇心被大人加以约束,让他做一些不感兴趣的事;还有的是由于大人对孩子的溺爱行为造成的,对孩子的行为不加以约束,批评、要求少。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方案:如果是精力旺盛,教师要给其制定难度高一点的活动,在探索、体验中释放过剩的精力;如果是好奇心比较强,这样的孩子喜欢观察,而且观察得比较仔细,老师要善于引导孩子的观察探索,鼓励他的发现,鼓励他与小朋友交流;如果是家长的教育原因,就要与家长积极沟通,更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共同制定对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