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户外活动是最让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活动中幼儿要跑、跳、钻、爬、攀登等,所以常常会遇到幼儿在活动中突然跌倒,幼儿之间互相拥挤,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等情况。而且他们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3-6岁幼儿应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如何在各项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呢?在我园全体教师多年的保教工作中,结合我园的课题研究过程,谈一下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通过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什么是规则意识呢?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意
识即是遵守这些制度或章程的良好态度和习惯。规则意识较强的人,自律精神也较强,较容易适应群体生活。
孩子的年龄小,自制力较差,但不能代表他们不能控制自己,有时他们只是
不愿意控制自己,因为以前做错事,家长只是批评一下就没事了,时间长了,他们就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有许多规则需要孩子去熟悉和遵守,他们必须学习怎样与他人相处、合作,学会适应集体生活。
孩子们喜欢玩大型户外玩具,每次一听去玩,便非常的兴奋,一窝蜂的挤着、跑着、队伍也排不好,有时还没等老师说完注意事项,他们便已经抢着去玩了。所以在活动前老师要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并共同讨论应该怎样 玩玩具,不应怎样玩,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并要求孩子们要遵守游戏规则。以引起幼儿注意,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事情的发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