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陈慧 |
单位 |
解放路小学 |
学段学科 |
一年级语文 |
教材版本 |
人教 |
时间 |
2022年12月12日 |
||
本工作坊选择的2个教学关键问题(查看坊内公告) |
教学关键问题1 |
1.如何指导学生预习
|
|||
教学关键问题2 |
2.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
||||
您自己选择的教学关键问题 |
2.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
||||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加选择、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书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看一看;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和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
||||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一、指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尤为重要。而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较差,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而在我们农村小学,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家长或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空闲时间或者打牌,或者搓麻将,即使有人拿起书本,也是那种不入流的消遣书,学生很难从家长那儿得到“读好书”的熏陶。为了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老师义不容辞的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我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如在学完《卖火柴的女孩》后,我便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引人入胜的读物;学科普文期间,我就建议他们阅读程度适合的科普读物;教学完《草船借箭》、《石猴出世》后,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去读了原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我还精心挑选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其次,我还适当推荐给学生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系列童话故事,成为众多小学生童话梦中的主人公。通过阅读各类书刊,学生慢慢明白,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还有更浩瀚的书海等待他们去遨游。让学生能慢慢走出语文课本,走向语文大世界,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二、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因此除了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外,我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教学生掌握多种读书方法和技巧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可见,阅读应有多种方法和技巧,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所读材料的不同,来选择恰当的方法。我主要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读法。精读法主要是针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提倡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记忆内容,想象情境,感受意境美、文辞美,人物美;略读法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迅速地把握读物的脉络和主旨,意在了解大概内容,对于长句要善于抓主干,遇到难词、生字,只要不影响对大意的理解,就可以跳过去;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等。这样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然,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2教学生学会摘录批注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中的“动笔墨”,就是圈点批画记的意思,指出了摘抄记录的重要性。在这一阅读方法上,伟大导师列宁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读书时非常喜欢在书页空白处随手写下丰富多采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在阅读时认真作符号、写批注,可以促使自己在读书时开动脑筋,记下某些感受,记录某些思想火花,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读书方法。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发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方便随时记背,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也可在文本的空白处写下自我体会等等。摘抄可在读中进行,也可在读后补记,感想可长可短,语言繁简皆宜……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总之,不必拘泥于形式,不必受制于空间。长期积累,终就“厚积而薄发”,就会合理用于写作之中,下笔如有神。这样既有效地提高了阅读效率,也更好地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增强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和持续性课外阅读如果缺少教师的检查和监督,有时候很容易虎头蛇尾,所以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同时,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循序渐进,分层要求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比如,对低年级学生,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引导他们喜欢读书,让他们能够真正的读起来,读进去,带着一颗愉悦的心,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含英咀华,品味感悟,丰富情感,在大量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感染,为生命成长奠基!然后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拔高要求。2、训练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 定时阅读指每天某一时间内阅读,限时阅读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读书时间。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班开设了大阅读课。把每周星期五的第六节课定为阅读课,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阅读,交流。阅读时有老师及时的点拨、引导,有效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3、做好课外阅读的检查与评价 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教师要经常采取谈话、检查读书笔记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可以把检查阅读情况和班级活动、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比如,开故事会、专题知识抢答,批阅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会等,以此促进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4、表彰先进,坚持阅读 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评为班里的“阅读小明星”,把该生照片贴在学习园地上,并写上她最喜欢的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教师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兴趣高涨,会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5、资源共享,拓展视野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课外读物数量较少,学校图书室的课外书也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 我让学生做好读物交换: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经常交换读物,特别是在班级建立好书交换站,让推荐好书的学生写上推荐好书的理由,这样,不但做到了阅读资源共享,而且学生还可以用心读到更多的书,视野会更开阔。课外阅读是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教师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高效的课外阅读。 |
||||
案例示范 |
《一千零一夜》
教学目的:
一、导入: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