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餐前讲述活动的实施流程
为了顺利开展餐前讲述活动,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施流程。
1.征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由于知识层次、教育理念不同,因而家长对幼儿语言发展缺少一定的共识。教师可通过家长
会与家长充分交流餐前讲述活动的教育价值,使家长明白开展餐前讲述活动的目的和方法,
与幼儿园有效配合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2.制订班级讲述活动计划
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性格特点、兴趣与需要等,制订餐前讲述活动计划,并
利用观察记录表对活动开展和幼儿讲述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和评价。由于大部分幼儿缺乏在集
体面前表达的经验,因此教师会鼓励语言能力强、大胆活泼的幼儿先进行讲述,对其予以鼓
励和肯定,以调动其他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然后再鼓励语言发展偏弱或者性格内向的幼儿进
行讲述。一段时间以后,餐前讲述活动就呈现出教师安排讲述、幼儿毛遂自荐、点名讲述等
多种形式。
3.明确餐前讲述活动中的师幼地位
在餐前讲述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观察者、支持者。有的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选择熟悉、喜欢的内容自主讲述;有的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一些故事进行讲述;有的幼儿
即兴进行餐前活动故事讲述。教师在幼儿讲述时要耐心倾听,尽量不打断幼儿,待幼儿讲述
结束再予以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幼儿知道自己的讲述好在哪儿,下次应注意什么问题等。
二、幼儿园餐前讲述活动存在的问题
1.讲述内容缺乏构思,故事结构不完整
在餐前讲述活动中,幼儿对讲述内容的开头、过程和结尾缺乏必要的梳理和构思,往往是“想
到哪儿就讲到哪儿”。比如中二班丁 ╳ ╳ 小朋友在讲《小猫钓鱼》的故事时说:“小猫钓啊
钓啊,钓上来一条大鳄鱼,大鳄鱼在水里游,小猫在岸上跑,这时候猫妈妈来了,它俩一起
抬着大鳄鱼回家了。”中班幼儿生活经验不足,且容易分不清现实和想象,因此大鳄鱼在丁 ╳
╳ 的脑海里可能仅仅是一条大鱼而已,而非真实形象。从现实来说,小猫根本不可能钓到大
鳄鱼。又如:中四班王 ╳ ╳ 小朋友在讲述故事《小女孩和鬼屋》时,一开始说鬼屋里的鬼
谁都看不见,只有孙悟空能看见;一会儿又说小女孩来到糖果店,买了好多糖果送给了妖怪;后
来还说鬼屋里发出可怕的声音,吓得小女孩夜里睡不着觉,第二天上幼儿园都来晚了……幼
儿讲述的内容随意性太大,缺乏关联性和完整性。
2.语言表达不够流畅,语病颇多
幼儿日常与人交流时多为简短而有呼应的对话,但缺乏在集体前长时间、连续性地进行讲述
的经验。幼儿餐前讲述活动的内容大多是听来的、看过的或背诵的故事,他们往往会因记忆
不深或回忆中断而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紧张、口吃、想不起来、不知所措等问题。有的幼儿一
紧张就语速过快,大家听不清讲述内容;有的幼儿边讲边倒吸气,手指揪着衣角扯来扯去;有的
幼儿随便断句,过多地使用“然后”“后来”等作为停顿和连接的替代词,导致讲述不流畅、语病
颇多。
3.教师互动随意性强,评价缺乏针对性
在餐前讲述活动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观察与倾听,发现幼儿讲述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存在问
题。但有些教师存在随便打断幼儿讲述、插话等问题,影响幼儿参与讲述的积极性和讲述内
容的连贯性。在幼儿讲述结束后,有些教师大多以“很好”“不错”等概括性的语言来评价幼儿,
这种不够具体、缺乏针对性和引导性的评价,对提升餐前讲述活动的质量意义不大。
三、幼儿园餐前讲述活动的有效策略
1.确立主题,保证故事内容的关联性
讲述主题的确定需要教师的参与和引导。首先,教师要多关注幼儿最近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筛选出几个适宜的主题,如幼儿园最近发生的事情或组织的活动、正在热播的动画片、阅读
区幼儿感兴趣的图书等,供幼儿选择。其次,以班级主题教学内容为线索,根据幼儿兴趣和
需要生成一些主题,延伸到餐前讲述活动。有教学活动内容做铺垫,每名幼儿都会有话可说
。比如:根据主题活动“天冷了怎么办”,教师让幼儿把生活中的做法和经验,用完整的语言
表达出来。教师可以迎合幼儿喜欢挑战的心理,确定一个主题让幼儿创编故事并讲述,或让
幼儿围绕一个主题玩“故事讲述接龙”游戏。比如:九月份开学,教师根据暑假多数幼儿有去
海边旅游的经验,以“海里有什么”为主题让幼儿进行故事创编与讲述,幼儿争先恐后地举手
发言,形象的比喻、精彩的语言层出不穷,如“海浪像被子一样盖过来”“水母像渔网一样飘呀飘”“海葵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海胆像带刺的小皮球”等。有关黑线鳕、狼鲈、箭鱼等日常接触
不到的鱼类知识,也都在幼儿活灵活现的描述中得到普及。
2.创造环境,解决讲述中出现的问题
幼儿虽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兴趣的话题,但仍有部分幼儿存在表达不流畅
、用词不恰当等问题。我们通过如下策略进行解决:(1)日常活动中,教师用规范、简洁的
语言与幼儿交流,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语言互动环境。(2)鼓励幼儿积极表达,幼儿表达
不畅时教师不急于纠正和示范,而是耐心倾听,适时地给予提示、补充和引导。比如:冯 ╳
╳ 小朋友讲述时忘记了内容,教师便提醒他说:“你可以去阅读区把书拿过来看着书讲啊。”
他在图书的提示下顺利地完成了讲述。(3)针对幼儿讲述中普遍出现的语病问题,教师可录
制成小视频,让幼儿观看后讨论发现了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办。这样一来,很多共性的问题
就得以有效解决。
3.关注内容,注意科学性和完整性
餐前讲述活动初期,教师多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组织活动秩序为主。实施一段时间后,教
师指导的重点逐步向讲述内容和故事的完整性转变,提醒幼儿尽量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和结果,对故事发生的详细情节和人物心理进行细致讲述,使幼儿的讲述更
加丰富、生动有趣。比如:张 ╳ ╳ 小朋友在餐前讲述故事《甜和辣不能和到一起吃》,结
束后教师引导幼儿与家长一起查资料,再组织幼儿对讲述内容的科学性进行讨论和验证,让
幼儿了解哪些食物是甜的,哪些食物是辣的,应该怎么吃才健康,确保不给幼儿错误的认知
。 又如:一次餐前讲述活动中武 ╳ ╳ 小朋友说:“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不知道吧
?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于是,他就把妈妈怀二胎时给他讲的一个小种子怎么种到妈妈肚子里
,一个小管子怎样让胎儿吃饭等内容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幼儿听到如此精彩的讲述不由自
主地就鼓掌叫好。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大家:胎儿吃饭的小管子是什么呢?在我们身体的什
么地方?应该怎样保护它?它受伤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通过一系列讨论和教师的评价,
幼儿不仅知道了更多关于身体的知识,还明白了怎样使讲述内容更加丰富、完整。
餐前讲述活动在我园已实施了三年多,活动主要针对中大班幼儿,实施过程使用了观察记录
法,活动开展后对幼儿在不同时期的餐前讲述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通过测评,我们发现餐
前讲述活动使幼儿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一是提升了幼儿的创编能力,幼儿能根据自己日常的
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和创编,能在创编故事时运用身体语言进行辅助表演;二是提升了语言表达
能力,幼儿能在公共场合大胆、积极主动地用完整的词组或句子连贯地讲述故事内容,并且
在讲述中运用丰富的词汇、完整的语言;三是提升了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在餐前讲述活動中自
我表现欲望变强,能通过讲述活动获得成就感。

发表评论